簡讀 | LPL春季賽季后賽規則又有新變化?這些細節你可能還不知道!
春季賽的硝煙還未散盡,LPL的季后賽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。今年官方對季后賽規則進行了微調,不少觀眾在直播間刷著"復活甲到底怎么算"的彈幕。其實從雙敗賽制引入開始,LPL的季后賽就像一局精心設計的棋譜,每個落子都藏著玄機。
【季后賽名額怎么搶】
今年依然保持10支戰隊晉級規模,但積分算法暗藏殺機。參考2023年JDG的案例,他們雖然常規賽排名第二,卻因小分劣勢在季后賽首輪失去選邊權。最新數據顯示,當兩隊勝場相同時,將依次比較:1.相互勝負關系(如TES與BLG的2-1戰績)2.小局勝率(RNG曾因64%的小局勝率壓過EDG)3.加賽。值得注意的是,若出現三隊同分,要先計算彼此間的"勝負小循環",去年WE就吃過這個虧。
【雙敗賽制藏著哪些門道】
所謂"復活甲"其實特指前四名的敗者組特權。但今年有個微妙調整:從勝者組跌落的隊伍,在敗者組決賽將自動獲得選邊權。這個改動源于2023年春季賽的爭議——當時從勝者組掉下來的TES,在敗者組決賽因拋硬幣失利連續三局紅色方。現在官方用規則平衡了這種偶然性。不過要注意,總決賽沒有雙敗保護,去年春決JDG就是從勝者組殺出仍被BLG掀翻。
【全球總決賽積分怎么算】
季后賽名次直接掛鉤世積分,但今年新增了"浮動系數"。冠軍保底90分不變,但2-4名的積分會根據常規賽排名上下浮動5%。比如常規賽第一的戰隊若獲得亞軍,能拿到78.3分(原75分×1.04)。這個設計明顯在鼓勵隊伍重視常規賽,避免出現去年LNG那種"控分挑對手"的操作。特別提醒:夏季賽積分權重仍是春季賽的1.8倍,所以像WBG這樣的隊伍哪怕春季賽失利,仍有翻盤機會。
想要真正吃透季后賽,不妨盯著官方每周更新的"戰力評級"。他們那個藏在角落的"歷史對陣數據庫"才是寶藏,能查到任何兩支戰隊過去兩年的對局細節。下次看到TT打RA的比賽,你就知道該不該相信"血脈壓制"這種玄學了。
今年依然保持10支戰隊晉級規模,但積分算法暗藏殺機。參考2023年JDG的案例,他們雖然常規賽排名第二,卻因小分劣勢在季后賽首輪失去選邊權。最新數據顯示,當兩隊勝場相同時,將依次比較:1.相互勝負關系(如TES與BLG的2-1戰績)2.小局勝率(RNG曾因64%的小局勝率壓過EDG)3.加賽。值得注意的是,若出現三隊同分,要先計算彼此間的"勝負小循環",去年WE就吃過這個虧。
【雙敗賽制藏著哪些門道】
所謂"復活甲"其實特指前四名的敗者組特權。但今年有個微妙調整:從勝者組跌落的隊伍,在敗者組決賽將自動獲得選邊權。這個改動源于2023年春季賽的爭議——當時從勝者組掉下來的TES,在敗者組決賽因拋硬幣失利連續三局紅色方。現在官方用規則平衡了這種偶然性。不過要注意,總決賽沒有雙敗保護,去年春決JDG就是從勝者組殺出仍被BLG掀翻。
【全球總決賽積分怎么算】
季后賽名次直接掛鉤世積分,但今年新增了"浮動系數"。冠軍保底90分不變,但2-4名的積分會根據常規賽排名上下浮動5%。比如常規賽第一的戰隊若獲得亞軍,能拿到78.3分(原75分×1.04)。這個設計明顯在鼓勵隊伍重視常規賽,避免出現去年LNG那種"控分挑對手"的操作。特別提醒:夏季賽積分權重仍是春季賽的1.8倍,所以像WBG這樣的隊伍哪怕春季賽失利,仍有翻盤機會。
想要真正吃透季后賽,不妨盯著官方每周更新的"戰力評級"。他們那個藏在角落的"歷史對陣數據庫"才是寶藏,能查到任何兩支戰隊過去兩年的對局細節。下次看到TT打RA的比賽,你就知道該不該相信"血脈壓制"這種玄學了。